最近宫崎英高的新作《只狼》发售了,主播和玩家们都争着去"受苦",然而早在游戏正式发售前,就有"云玩家"表示自己已经"云通关"了,并且感觉游戏很一般,主播操作也是稀烂,所以只能给6分,更大放厥词称宫崎英高就此跌下神坛,这让不少硬核玩家都感到气愤和迷惑。
云游戏是什么?
这里我们就要引出一个概念那就是"云游戏",上面我们所说的通过看视频来"云通关"的算是"云游戏"的一种形式,但下面想来讲讲"云游戏"更硬核的一种的形式,那就是将所有游戏都放在云端服务器运行,然后将渲染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串流到玩家的各种设备上,在各种设备平台间体验无缝衔接。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设备,也包括传统的电脑、电视,只需要有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的硬件设备就可以。
简单来说,就是你随时随地都能玩上你想玩的游戏,哪怕是以前需要高端处理器和显卡或者最先进的游戏主机才能体验的3A大作,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搞定了。
谁在搭建云游戏平台?
早在2000年,G-cluster就在E3上展示了云游戏技术,最初提供的是通过Wi-Fi到手持设备的云游戏服务。随后云游戏技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游戏开发商Crytek在2005年开始为Crysis研究一个云游戏系统,但在2007年停止了开发,等待基础设施和有线互联网提供商完成这项任务。
不过最近云游戏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多家知名公司加入到了云游戏平台的搭建,其中有在游戏领域耕耘多年的微软、索尼、腾讯,也有硅谷巨头谷歌,甚至传闻零售业大佬沃尔玛也要加入云游戏的竞争。
微软
先来介绍下微软的云游戏平台,2018年的E3电子娱乐展览会上,微软高管Phil Spencer声称将通过云端串流的方式为任意设备都带来主机水准的游戏体验。之后在同年10月,微软 Xbox 正式公开了其云游戏计划的全称——"Project xCloud",并表示玩家通过该串流服务可以在任意设备上玩到所有登陆 Xbox 平台的游戏。
微软现有的Xbox Game Pass(简称XGP),一种面向玩家的会员服务,购买这项服务的玩家可以无限畅玩超过100款不同类型的Xbox游戏,有了Xbox平台的游戏以及Azure云计算服务的支持,可以说在内容和技术上都有了基础的微软云游戏平台未来的形势还是比较明朗的,而且现在已经成为微软Xbox主管的Phil Spencer在谷歌宣布自家的云游戏服务后表示,将在今年(2019年)的E3上有大动作。
索尼
谷歌先按下不表,再来讲讲和微软同为游戏三大巨头之一的索尼,其实索尼也一直在关注云游戏领域,早在2015年4月2日,索尼电脑娱乐公司(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简称SCEI)就宣布收购了一家名叫OnLive的公司的专利,而Onlive的这项专利就是云游戏服务,这项服务允许用户在不安装电脑游戏的情况下运行游戏,而游戏由OnLive的服务器以流媒体视频的形式提供给OnLive的客户端软件,这种形式让玩家可以在那些硬件配置不是很强劲的设备上,如轻薄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玩到游戏大作。
随后索尼运用这项专利开始运营着PlayStation Now,这是一项类似于微软XGP的服务,只不过可玩的游戏变成了Playstation平台的,使用的是OnLive的前竞争对手Gaikai的基础设施。
谷歌
说回谷歌,引起微软Xbox主管强烈关注的便是在今年(2019年)GDC谷歌发布会上公布的云游戏平台"Stadia",和微软的云游戏计划"Project xCloud"一样,谷歌的"Stadia"同样将提供跨越平台的云游戏服务,游戏的存档和进度则会同步到云端,存档可以共享,共享后玩家就可以在其他玩家的存档进度下继续游玩,有趣的是,玩家还可以在Youtube随时加入主播的游戏,那些觉得主播的操作不行的"云玩家",就可以直接加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你行你上"。更让人高兴的是,由于是通过谷歌的服务器进行游戏,所以也将不存在作弊和外挂。
腾讯
作为国内游戏领域的大佬腾讯,自然也要赶上这波云游戏的潮流。在谷歌发布自己的云游戏平台"Stadia"后,腾讯立马上线了自家的云游戏平台"Start",并配上了宣传语"云游戏,让好玩触手可及"和"任何设备,想玩就玩"。这两句宣传语也很好的概括了"云游戏"的特点,虽然此次上线的是内测,仅限广东、上海地区的用户预约试用,但不得不说,腾讯的速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快。
其实腾讯早就涉足了"云游戏"领域,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腾讯科技在2018年11月15日就申请了"WeGame Cloud"的商标,用于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在线游戏等方面。而在此前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简称MWC)上,腾讯还联合英特尔推出了云游戏平台"腾讯即玩"。虽然不知道"腾讯即玩"和"Start"是什么关系,但按照腾讯以往的套路来看,可能是同为腾讯旗下的竞品,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养蛊"。
沃尔玛
根据外媒Usgamer独家曝料,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将进军"云游戏"领域,搭建自己的云游戏平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沃尔玛正在和多家游戏开发商及发行商洽谈,讨论如何布局云游戏业务。沃尔玛可能是在近年来与亚马逊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想要寻求转型。连零售业巨头都想分一杯羹,可见"云游戏"是多么被看好的一个概念。
云游戏的未来还有哪些阻碍?
"云游戏"的优势显而易见,玩家将不再受硬件限制,随时随地想玩就玩,这足以让许多没有高端硬件设备的玩家欢欣鼓舞,而且玩家也不用花漫长的时间等待下载了,在线就可以即开即玩,体验高品质的游戏大作,而且游戏数据通过云端服务器传输,也就不会出现像《绝地求生》、《APEX英雄》这样大规模的外挂和作弊行为。但云游戏的未来就真的一帆风顺了吗?事情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基础互联网设施和无线网络通信能力
云游戏面对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互联网设施和无线网络通信能力。就像上文提到的游戏开发商Crytek在2005年研究的一个云游戏系统却在短短两年后停止了开发,原因就是当时的基础互联网设施和有线互联网提供商还没有跟上。
任天堂美国前总裁Reggie Fils-Aime在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提到《刺客信条:奥德赛》只在日本提供云版游戏是因为日本的基础互联网设施能够支撑起云游戏,并且日本具有高速的无线网络通信能力,而美国目前还有这样的基础设施。
虽然在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1月15日的谷歌"Project Stream"云游戏测试中,玩家需要通过谷歌Chrome浏览器玩《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超过1小时的便可以得到免费的《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但对参加测试的玩家还是提出了几个限定条件,首先你要身处美国,其次网速要达到20M,延迟在40毫秒。
根据M-Lab发布的一份《2018年全球宽带网速排行榜》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日本排第12位,美国排在第20位,而中国大陆地区的宽带网速排在了第141位。全球宽带网速排在第20位的美国尚且还不具备能够支持云游戏的高速网络通信能力,那排在第141位的中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GDC2019谷歌发布会上,谷歌现场演示了《刺客信条:奥德赛》和《毁灭战士:永恒》,并宣称最高画质可以达到4K、60帧,未来甚至能达到8K、120帧,4K、60帧的画面,所需的带宽可想而知,但据某记者曝料当时演示接入的宽带仅20M,希望这是真的吧。
游戏阵容
在游戏阵容方面,微软和索尼都不用担心,毕竟XBOX和Playstation将会长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游戏,腾讯虽然不像微软和索尼有那么多3A大作,但多年在游戏领域的打拼,也积累了不少游戏和IP。那么对于游戏阵容,可能最要担心的就是谷歌和沃尔玛了,抛开还在传闻中尚未正式宣布加入云游戏领域的沃尔玛,接下来继续聊聊谷歌。
谷歌也深知自家的游戏阵容不如微软、索尼,甚至腾讯,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小游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那只小恐龙了。但谷歌也没闲着,GDC2019谷歌发布会上《DOOM》新作《DOOM Eternal》确认登陆"Stadia"。
同时他们也挖来了育碧《刺客信条》、《细胞分裂》系列的美女制作人Jade Raymond,她将组建一支谷歌第一方游戏工作室,为"Stadia"打造属于谷歌自己的第一方游戏大作。当然除了自己生产高质量的游戏外,谷歌也可以和别的游戏公司或者工作室合作。
虽然"云游戏"可能还要再发展一段时间,需要克服基础互联网设施和网络能力等困难,但作者相信等到"云游戏"平台普及的那一天,玩家们都会喊出一个熟悉的词——"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