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将是独立游戏、铲件游戏(注*)、黄色游戏的供应商,而Epic则专门提供3A大作,至少从目前看来,我认为是在往这个方向走的。”
(铲件意为半成品,那些开发速度极快,丝毫不考虑质量、功能、特性的游戏/软件,而且一般的铲件经常会强制用户安装。)
显然,在《无主之地3》的独占公布后表明Epic的独占战争离结束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Epic似乎也在游戏界逐渐洗白自己的意图:
近日,由育碧发行的《纪元1800》(ANNO1800)这款当家城市模拟、策略,建造游戏也继他们的《全境封锁2》之后,在UPlay可购买的基础下脱离了Steam,投奔到了那多出12%利益的Epic怀抱中,宣布被独占。
然而这次,玩家们还可以在4月16日前在Steam上购买并游玩后续的内容,包括未来的DLC与更新,但16号之后该游戏就无法在Steam上购买了,算是有之前《地铁》先例后,Epic对玩家们作出的一丝“妥协”吧?
虽然该消息还没有正式公布,Epic也尚未宣布拿下了这款游戏的独占权,但玩家们用JIO基本就可以猜到这个结局了。
加上这几人由前Steam员工爆出的“Steam正在缓慢的杀死PC游戏市场”的言论,让大众们再一次的投入到了这个讨论中去。
的确,Epic简单而粗暴的提高了各类游戏制作商的基础收入,降低了自己的收成,而且笔者认为,若不是国内锁区的话,可能大部分国内玩家对Epic的仇恨也不会有那么的强烈。
当然也会有很多玩家反问“凭什么?那我这些年来在Steam上买的游戏算怎么回事儿?Epic能赔我吗?”
虽然Epic不能就玩家这么多年在Steam上的积累给与这些“无奈转阵营”的玩家赔偿,但他们的确是在各方面尝试通过自身的优势去逐渐瓦解Steam的垄断策略:
1.Epic的合作商极多
2.Epic独特的网络服务(免费跟踪开发数据)
3.开发中的Epic商城
Richard在推特中表示,如果玩家们真的想“救救Steam”,就更改停止抱怨,先让Epic操作一波,操作到足以让Steam心惊从而下降发行游戏的抽成百分比,而《无主之地3》就好比2K在对“坑害”了自己多年的大老板Steam说,“你再不给我加工资,我还真就不伺候你了!”。
就好比诸多玩家们所钟情的“买BUG送游戏”系列大商-育碧,就已经抛弃了多年“压榨”自己的Steam,转而投向了Epic的怀抱,并成为了现阶段Epic合作游戏发行商中的大商之一,而育碧后续会在Uplay上发行的游戏看来都会被Epic独占了。
然而,当人喜欢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去无限去放大这件事的优点,隐瞒缺点。
虽然Epic起初突然独占《地铁》的行为的确是令人不耻且严重的影响到了玩家们的感受,但后续的游戏在发布期就宣布独占,是否照顾到了玩家们的想法了呢?
其实独占这件事许多年来一直是主机(PS4/XBoxOne)的“魅力”所在,诸多玩家也逐渐接受了这件事;而此次Epic整的这一出就好比将各位已然习惯Steam的玩家们突然上了一针猛剂,如果后续Epic能够把商城/平台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追赶上Steam的话,笔者认为还是能接受的。
但是,一切建立在不锁区的基础之上,Epic锁区没得洗,荒谬至极!